期货海-中国期货投资第一门户

天气炒作“渐入佳境”菜类演绎“吃饭行情”

发布时间:2017-07-17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投资,期货商品,期货开户,期货入门

  在期货入门价格迅速涨至高位后,近期国产油菜籽维持小幅波动。由于国产油菜籽产量下降,供应并不宽裕,需求呈现刚性,购销均出现缩量,虽有外盘豆类、油菜籽大幅飙升扰动,但国产油菜籽价格淡定依旧。相比之下,进口油菜籽压榨的菜油和菜粕价格持续上行,均走出今年4月份以来的最大一波涨幅。

  需求趋旺菜籽小幅涨跌

  由于今年国内油菜籽整体减产,农民惜售,各地经销商库存并不宽裕,出货压力不大。随着下游产品消费转旺,油厂开工有所提高,油菜籽需求趋好,部分地区油菜籽价格出现小幅上扬。

  据监测,截至7月10日,四川邛崃油厂新菜籽(水杂10%,含油32%~33%)挂牌收购价2.73~2.75元/斤,较上周上涨0.02元/斤;安徽定远新净菜籽(水杂14%,含油35%)装车价为2.55元/斤,上涨0.05元/斤。

  由于部分地区阴雨天气较多,使得菜饼、菜粕出货较难,经销商、油厂调低了菜籽收购价。其中,安徽肥西新菜籽(水杂12%,含油35%)装车价为2.46元/斤,较上周下跌0.03元/斤;江苏兴化新菜籽(净货,水杂11%,含油39%)装车价为2.59元/斤,下跌0.02元/斤;四川成都油厂新菜籽(水杂11%,含油37%)收购价为2.75元/斤,下跌0.01元/斤。

  其他地区国产油菜籽维持稳定。比如,重庆黔江地区新菜籽收购价格为2.75元/斤,湖北枝江、潜江地区新菜籽(水杂13%,含油36%)装车价为2.58~2.60元/斤,均与上周持平。

  展望后市,国产油菜籽将继续维持高位震荡走势。

  理由一:因国产油菜籽供需数量有限,受国际大豆、油菜籽价格影响较小。

  由于产量不大,新菜籽一上市即高开高走,与陈作油菜籽价格顺利接轨,远高于进口油菜籽价格。所以,虽然近期外盘豆类、油菜籽期货大幅走高,带动港口进口油菜籽分销价上涨,但仍大幅低于国产油菜籽价格,进口油菜籽价格上涨,对国产油菜籽的提振作用有限。

  理由二:国产油菜籽下游产品价格略有走高。由于成本较高,小机榨菜油价格在大部分地区都稳居13000元/吨以上的高位,而且由于消费偏好存在,进口菜油、豆油的涨跌对国产小机榨菜油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同为水产饲料使用,沿海地区菜粕价格上涨对小机榨菜粕价格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近一周来,由于沿海地区菜粕价格高走,刺激内地小机榨菜粕价格上涨。

  据监测,截至7月10日,四川邛崃地区油厂95型菜粕报价为1700元/吨,比上周上涨100~150元/吨。小机榨菜粕价格的高走,有利于油厂提价收购油菜籽,从而刺激国产油菜籽价格上扬。

  理由三:消费转旺,国产油菜籽价格趋于坚挺。随着三季度的到来,菜油逐渐进入消费旺季,加之外盘油脂油料价格上涨,油厂下游产品销量上升,报价趋高,同时随着油菜籽的消耗,供应趋降,国产油菜籽价格将更坚挺。

  天气利多菜粕稳步高走

  虽然早就进入消费旺季,但由于前期南方地区阴雨天气较多,水产养殖主产区投料一直未能明显放大,主要用于水产饲料消费的菜粕需求较弱,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特点。另外,前期因进口大豆数量庞大,豆粕以较低价格、较高的蛋白含量、极高的性价比占领蛋白饲料原料市场,挤占了菜粕的消费空间。

  近一周来,随着降雨带北移,南方晴好天气增多,水产养殖开工正常,加之水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水产养殖利润较好,水产饲料需求季节性回升。沿海地区油厂菜粕成交转好,菜粕价格走高。

  据监测,截至7月10日,福建福州、厦门、漳州油厂普通蛋白菜粕出厂报价为2420元/吨,比上月底上涨160元/吨;广东珠三角地区为2440元/吨,上涨180元/吨;广东湛江2430元/吨,上涨180元/吨;广西防城港、钦州地区为2400元/吨,上涨170元/吨。

  展望后市,菜粕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理由一:外盘大豆天气炒作拉开序幕。在美国农业部利多的季度播种面积和季度库存报告后,市场开始逐渐把关注焦点转移到美豆产区天气上,由于美国中西部部分主产州出现高温少雨天气,使得市场对美豆生产产生担心,加之中国大豆采购团于7月13日赴美,将在美国第二大大豆主产州———衣阿华州签署大豆采购意向合同,由此推高美豆行情。

  理由二:菜粕需求日益好转。据监测,截至7月7日当周,沿海地区油厂菜粕周成交量为7900吨,周环比增加6700吨,增幅为558.3%。

  理由三:港口油厂菜粕库存偏低。虽然饲料厂提货并不算积极,但由于前期油厂开工率较低,菜粕产出量少,沿海地区油厂菜粕库存仍处于偏低水平。据监测,截至7月7日,华南地区(两广、福建)油厂菜粕库存量为4.65万吨,处于春节以来偏低水平。

  库存低走菜油继续上扬

  从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初,国家开展最大规模的临储菜油抛售,向市场提供充裕的货源,由于有出库的延后期,临储菜油在5月份出库完毕,当时菜粕市场库存也达到近年来较高值。经过几个月的消耗,目前市场菜油库存开始逐渐回落,供应压力日益减轻,加之部分厂家开始为第三、四季度油脂需求旺季备货,菜油价格开始触底反弹。

  6月至今,国内菜油价格处于稳步走高阶段,近期有所加速。据监测,截至7月10日,福建福州、漳州、厦门油厂四级菜油出厂报价为6350元/吨,比6月底上涨230元/吨;广东珠三角、湛江地区6370元/吨,上涨190元/吨;广西防城港、钦州地区6350元/吨,上涨200元/吨。

  经过上半年大幅下跌,下半年需求旺季菜油价格有望继续回升。

  理由一:外盘大豆因天气炒作继续飙升。美豆期货从6月下旬至今已经反弹了130美分/蒲式耳,幅度达14%,创出年内新高,同时带动加拿大油菜籽期货大幅走高,提高了油菜籽、大豆、豆油和菜油进口成本。理由二:国内菜油库存不断走低。截至7月7日,华南地区(两广、福建)油厂菜油库存为10.19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华东地区(江苏、上海、安徽)油厂库存34.85万吨,周环比下降0.25万吨,连续第三周下降。理由三:消费转好。前期接拍临储菜油的厂家并不急于销售,而是持货待涨,随着为消费旺季备货增多,握有菜油库存的厂家惜售,助推菜油期货入门价格稳中走高。

作者:期货海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