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9日,16家煤企预计2017年上半年业绩将实现大增。其中,冀中能源预计净利大增62倍;陕西煤业期货投资预计净利大增22倍;恒源煤电预计净利大增10倍。 更多
近期,由于焦炭期货投资价格的反弹,国内部分地区的煤炭价格试探性上涨。从7月1日开始,山东地区煤炭价格普通探涨,涨幅为30元/吨。目前,煤炭市场销售状况尚可,短期内煤炭价格或将小幅上涨。 更多
国内焦煤、焦炭和动力煤期货投资强势背后,既有共性因素,也有个性因素。共性因素是国内煤炭资源整体供应偏紧。个性因素方面,焦煤和焦炭强势主要因目前钢铁行业处于乐观景气度,钢企利润较高,开工率稳步回升,对于原料端需求增大 更多
对于期货商品市场煤炭品种的强势表现,从宏观数据来看,经济形势相对乐观,市场预期较好。钢厂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开工率保持高位,对于焦炭需求有所支撑。同时,焦炭产量有所减少,焦煤供需仍存在一定缺口,焦煤、焦炭整体库存相对较低,现货价格稳中有升。 更多
短期而言,预计焦炭期货商品市场将持续向好运行。虽然近期焦化厂恢复较多,焦炭港口库存有上涨状况,但上游炼焦煤价格比较坚挺,且有上涨趋势;目前钢厂利润持续改观,开工率处于高位,市场需求量尚可,均对焦炭市场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因此焦炭价格持续走强几率较大。 更多
周一唐山焦煤(A11S1V27G85Y18)出厂价报134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持平。一级冶金焦天津港报价1890元/吨(平仓含税价),期货开户较上一交易日持平。秦皇岛港山西优混(Q5500V28S0.5)平仓含税价报60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持平。 更多
煤炭期货品种继续上涨。国内焦煤、焦炭和动力煤期货入门强势背后,既有共性因素,也有个性因素。展望后市,偏强态势仍将延续,但上涨幅度或有限。 更多
国内焦炭期货投资市场继续走强,华北、华东地区部分代表钢厂采购价上调50元。山西地区焦炭市场现二级主流价格为1550-1580元/吨,准一级1600-1650元/吨,一级焦报1700元/吨;河北邯郸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1650元/吨 更多
全国过半的煤矿接受了“安全体检”,上千家煤矿局部停止作业,超产情况基本得到遏制。6月,动力煤期货商品供给进一步收紧,叠加电厂临夏煤炭日耗大涨至68万吨,供需平衡被打破,期现价格连续上涨。 更多
预计短期内动力煤价格仍将维持涨势。但当前市场煤交易价格已进入红色区域,大型煤电企业交易重心逐渐转向长协煤;加之后续国家调控力度或将逐渐加大,有关部门也将采取措施保障夏季电煤供应,促使煤价回归合理运行,预计煤价难以继续大幅上涨。 更多
煤炭方面,共退出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量的74%。钢铁方面,按照既定目标计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期货入门截至6月末,“地条钢”按计划出清。 更多
上半年,煤炭限产政策虽然有所放宽,但安全生产监管却趋于严格,国家安监总局等有关部门先后四次发文开展煤矿全面安全体检工作,全国过半的煤矿接受了“安全体检”,上千家煤矿局部停止作业,超产情况基本得到遏制。 更多
澎湃新闻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迎峰度夏电力煤炭期货入门供应专题会议(下称“会议”)。会议称,今年煤炭可净增有效产能约2亿吨,煤炭、电力总供给能力充裕。 更多
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煤炭期货投资价格同比大涨,到2017年一季度已有近四成上市火电企业陷入亏损,上市煤企业绩则普遍飘红,近九成净利翻倍。当前正值夏季用电高峰,但内蒙古等地煤炭生产环节受到限制,电力企业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 更多
有色金属板块涨1.85%,期货开户成为最引人的市场热点。不过券商指出,考虑到未来供需格局,周期品料迎来分化,部分品种是短期交易性机会,而部分品种则具备长期趋势性布局价值。 更多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统筹做好煤炭去产能与稳供应工作,促进期货开户市场供需平衡,防范价格异常波动,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开展6项工作。 更多
澎湃新闻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迎峰度夏电力煤炭供应专题会议(下称“会议”)。会议称,今年煤炭期货商品可净增有效产能约2亿吨,煤炭、电力总供给能力充裕。 更多
2017年上半年,煤炭限产政策虽然有所放宽,但安全生产监管却趋于严格,国家安监总局等有关部门先后四次发文开展煤矿全面安全体检工作,全国过半的煤矿接受了“安全体检”,上千家煤矿局部停止作业,超产情况基本得到遏制。 更多
国内商品期货开户市场再掀黑色系牛市行情。截至昨日下午收盘,铁矿石领涨5.3%,焦煤涨3.41%,锰硅涨2.5%,螺纹和热卷在强势大涨后出现小幅回调。当日化工商品也多数飘红,有色、农产品涨跌互现。 更多
“去产能政策在2016年对煤炭供给产生很大影响,煤炭行业去产能是通过产能置换,分阶段、分地区、分煤种区别对待。实际上,上述工作不过是对2016年去产能工作的延续,只是随着行业供需关系以及产品、成本比价关系的变化,使得相关行业经营能力大幅提升。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