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0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投资,期货商品,期货开户,期货入门
2017年下半年,油脂油料、软商品、谷物等农产品板块之间走势有望分化。首先,油脂油料方面,上半年呈现油弱粕强格局,期货投资下半年预计随着基本面上下游淡旺季切换,格局上将逐渐转为油强粕弱,不过节奏同比去年料将放缓。
具体来看,豆类方面,预计供需将呈由偏紧逐渐趋松。短期预计偏紧,主要缘于天气市炒作、阿根廷天气不确定性以及巴西大豆惜售情况;长期预计趋于宽松,主要着眼于北美新豆高产预期。虽然根据美豆最新供需报告,面积调增7个点,单产调减8个点,预计新豆产量同比去年基本持平,但目前市场对现有预期分歧较大。一方面,因大豆玉米比价已然同比下降,预计美豆面积向下修正;另一方面,天气不确定性,使得大豆单产向上、向下修正预期分歧较大。不过,经过几种情景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上调还是下调,北美新豆今年就是高产。下游方面,油支撑不及粕,今年豆粕生猪消费同比继续呈上升走势,二季度和三季度为粕消费旺季,却为油脂消费淡季,可能到四季度或才有所好转。棕榈油方面,下半年供需将由松趋紧。预计供需中期仍将趋松,目前产量尚未达到高峰,偏空逻辑仍在;不过,后期随着10-11月东南亚进入雨季,棕榈油将进入一年一度的减产周期,届时宽松程度才将逐渐收敛。菜籽类方面,虽然6月国内新籽上市后,菜籽供应将面临内减外增格局,不过下半年国内菜籽油供应趋紧。
其次,软商品白糖方面,逻辑上主要是有两点,即增产利空与贸易调查不利于进口的利多之间的博弈。首先,根据KSM数据,预计全球食糖供需过剩500-700万吨,外围呈现宽松格局;而国内方面,调研显示,国内甘蔗今年增产预期强烈,在进口量持平预期下,国内食糖供需将逐渐因增产而趋于宽松。不过,受政策面影响,白糖进口量存在较强不确定性,叠加国储糖抛售不确定性,使得目前供需面情况不及往期增产周期明确,对价格产生干扰影响。预计今年国内白糖供需面维持紧平衡概率较大,偏紧或偏松主要取决于进口糖、国储糖、走私糖量此消彼长的幅度。
再次,棉花方面,国外棉花供需库消比上升,美国面积扩种20%,美、印、巴均增产;随着国家调结构、去库存良性运转,国内供需库消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价格长期形成支撑。本年度,国内新棉产量同比持平略增,新棉呈现供不应求格局。其中,新疆棉产量405万吨,内地棉100万吨,进口90万吨,供应总计600万吨,而消费保守估计780万吨,所以新棉供需缺口为180万吨,这部分缺口正好可以由国储棉消化来弥补,从而使得国储库存棉库存有序下滑,从而对棉花价格形成支撑,价格向下空间有限。
最后,玉米方面,一方面,全球市场供需呈现过剩格局,另一方面,国内今年新作产量预计为2.04亿吨,同比去年虽有所下降,不过新玉米产量可覆盖全国消费量,使得新年度玉米库存、库消比延续升势。今年为玉米供给侧实施元年,去库存、调结构机制在玉米市场调控中才开始实施与运转,虽有政策面较为利好,但玉米经济效益相对大豆良好,使得玉米种植面积同比缩小有限。虽然在国家利好政策鼓励下,玉米深加工行业规模增长显著,产业上下游各环节近年呈快速增长势头,但对国储玉米快速消化的贡献相对有限,预计需要“时间换空间”。所以,基于新作玉米产量压力、国储玉米库存压力,在政策面与基本面相互博弈下,预计下半年玉米期货投资价格仍将维持底部震荡趋势。
作者:期货海
来源:中国证券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