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8 来源:和讯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投资,期货商品,期货开户,期货入门
一、2019年一季度橡胶行情回顾
2019年一季度,橡胶行情走势分为三个阶段。春节之前,受宏观事件扰动,1月2日和1月4日两个交易日迅速上涨5%,随后回归基本面逻辑,在11200元/吨-12000元/吨这一区间内震荡偏弱运行。春节过后,下游企业开工逐渐恢复,期货投资市场需求回暖,看多情绪升温导致沪胶主力合约开启上行趋势,快速突破12000元/吨这一震荡区间上沿,最高上探12960元/吨,涨幅达14.6%。其中,受中美贸易谈判和解事件的影响,2月19日单日涨幅达5.36%。上涨动能释放完毕之后,行情走势急转而下,最低跌至11350元/吨,下跌12.42%,形成了一波过山车行情。
二、国家政策和行业政策共振,支撑价格
1、财政、货币政策齐发力,目标转向"稳发展"
3月5日,国务院总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阐述了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与政策要点。"决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的表述表达了政府对于本年度稳增长工作的重视。笔者认为,为应对全球经济景气下行的压力,宏观政策将会相应调整,尤其是货币政策将转为宽松。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内需疲弱的宏观背景下,政策托底信号强烈。
财政政策方面,2019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本年度财政赤字规模(2.76万亿元)、赤字率(2.8%)均有所上调,特别是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相比去年增加了8000亿元,增幅高达60%。本年度减税规模高达2万亿,相对于往年减税1-1.5万亿元的规模,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增值税三档税率(16%、10%与6%)中高档次税率下调到13%和9%。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特别是使得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加快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今年一系列的减税降费力度较大,减轻了实体企业的成本负担。
货币政策方面,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较大。1月,社会融资总额为46352.56亿元,同比增长50.53%,社会融资总额大幅提高,但2月份社会融资总额7029.99亿元,同比下降40.89%。2月份社融规模大幅降低主要受春节因素与提前放量影响,整体来看仍然保持宽松的环境。从3月份信贷行业回暖的状况来看,预计3月份社融为2.2万亿元,社融增速为10%左右。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保证了经济增长的需要。
笔者认为,为应对稳中有变的内外形势,政府今年将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持续发力。
2、限制出口政策实施,提升价格重心
据中国天然橡胶协会消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组成的三方橡胶委员会(ITRC)将从4月份起连续4个月总计削减橡胶出口24万吨,以提振疲软的价格。其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将从4月1日开始执行,印尼大约执行9.8万吨的量,剩余将在马来西亚及泰国之间分配,目前暂无具体分配数据公布。泰国因为大选,推迟至5月20日开始执行。据笔者测算,以2018年三国出口数据为基础,24万吨的橡胶限制出口量仅为三国月均出口量的4.05%。虽然少量的橡胶出口并未改善基本面状况,但能减轻国内库存压力,短期内提升胶价。
三、进入开割季,天气或将影响供应
从全球供应来看,全球种植面积为1200万公顷,东南亚占比超过90%。2010-2012全球大量增加新种植面积,按胶树7年开割的特性,可割胶树面积仍处于增长的过程。而胶树产量完全释放需要延后几年,因此,胶树的产能仍旧处于逐步释放的过程。据ANRPC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生产天然橡胶83.2万吨,同比增加4.26%。东南亚主产区,除马来西亚受天气影响,产量同比有所滑落之外,其余主产国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泰国共生产橡胶484.65万吨,同比上升9.43%;印度尼西亚生产橡胶377.4万吨,同比上升4%;马来西亚生产橡胶67.39万吨,同比下降6.7%;越南生产橡胶103.21万吨,同比上升1.48%;印度生产橡胶62.2万吨,同比上升8.17%。ANRPC共生产橡胶1220.97万吨,同比增加3.7%。
从季节性来看,一季度橡胶主产区均处于停割的状态。4月份,国内云南产区逐步开割,预计5-6月份产量将逐步恢复。泰国、印尼、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主产国也将陆续开割,其中泰国北部已经开割,宋干节之后,泰国南部也将迎来开割季。目前原料价格较为坚挺,胶农割胶意愿尚可,预计今年产量将维持同比5%左右增长。
此外,产区天气也需要密切关注。WMO预测结果表明,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成熟"的厄尔尼诺现象估计约为75-80%,其中约有60%的概率会持续到2019年2月-4月。目前主产区即将开割,厄尔尼诺现象将导致东南亚地区大面积的干旱,推迟开割时间,造成原料供应短缺。据笔者了解,3月份除马来西亚和越南雨水有所增加,胶树涨势良好之外,泰国南部、印尼和柬埔寨主产区气温较高,气候干旱,产区原料供应偏紧。若厄尔尼诺气候持续,或将影响产区开割,降低原料供应,抬升胶价。
四、替换胎市场回暖,带动需求回升
据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数据统计,截至3月29日,半钢胎开工率为71.44%,同比下降0.78%;全钢胎开工率为75.89%,同比增长4.5%。春节过后,下游轮胎厂开工率提升较为明显,多数厂家均恢复至春节前开工水平。从整体表现来看,全钢胎开工率优于半钢胎,但均处于往年开工率的中上游水平。
据前期市场调研了解,轮胎厂商目前面临着分化的局面,头部大型公司轮胎订单较多,经营状况较好,但受环保政策和贸易环境的影响,中小型公司却面临资金链断裂,即将破产的问题。但总体来看,目前轮胎厂商开工率处于往年中上游水平,行业景气度较好。而轮胎产量和出口的数据则与开工率结果呈现出分化的走势。一方面,受到环保和贸易环境的影响,2018年较多小型轮胎厂倒闭;另一方面,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2018年较多企业担心美方会在2019年提升关税,大量需求在2018年被透支。因此,造成了轮胎厂商开工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但轮胎产出口增速却逐渐下滑的现象。作为最大的海外轮胎出口市场,后续需关注中美贸易磋商的进展。若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美方对中方轮胎出口商实施双反政策,将会严重影响轮胎出口,打压橡胶需求。
国内需求方面,2016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购置税优惠政策导致目前汽车保有量基数过大。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需求疲软的背景下,2019年实施的汽车下乡政策对汽车边际需求刺激较小,导致2019年1、2月份汽车产销量和增速都处于下滑的状态。而受到宏观经济回暖,基建项目重新启动的影响,重卡销量相对较好。因此,后续需关注依托基建拉动的工程车轮胎替换需求。
五、库存处于高位,关注去化情况
从橡胶库存来看,上期所的天量库存依然是压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预计这种情况在9月合约结束之前不会得到好转,等待老仓单注销后将会减轻盘面压力,但大量的库存流入现货市场将对现货价格造成冲击。在全球经济存在较大衰退压力的情况下,市场难以消化大量现货库存,仍将持续对价格进行压制
截止2018年10月中旬,青岛保税区库存有所下降,但9月底以来的库存下降主要是海关的调整造成的,部分区内库存要求转移到区外,实质保税区库存并没有明显下降。并且受到海关调整,青岛保税区库存停止更新。据笔者了解,目前青岛保税区库存仍旧处于偏高位置,采购情绪较为清淡。
六、结论
整体来看,二季度产量和需求都将逐步提升,受到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东南亚主产区能否顺利开割仍存较大不确定性。若天气原因导致产区开割延后,短期内供应压力减小,将有利于库存的去化。政策方面,东南亚主产国4月份开始施行的限制出口政策,虽然计划限制出口量占比仅为三国月均出口量的5%,仍可减轻短期内橡胶供应压力,帮助国内库存去化,提升胶价。但目前国内产区天气较好,胶农并无弃割情况,国内供应压力的提升和高位库存将限制胶价反弹的空间。期货投资预计二季度胶价以区间震荡为主,受国内宏观环境的影响,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作者:期货海
来源:和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