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31 来源:期货日报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投资,期货商品
国内豆粕期权将于3月31日上市,而在美国时间3月31日,美国农业部USDA将携大豆种植和季度库存报告来袭。
投资者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说期权策略在事件驱动型中更具有优势。笔者相信通过本文的详细推演,期货投资者能深刻的体会到利用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变化、时间价值的耗损来布局事件的优势。而这次,笔者推荐的策略与以往的事件布局型也有所不同,采用事后回归修复的预测,进行了卖出跨式策略的建仓并进行了收益演算。
一、市场预期背景:
偏空
南美产区天气继续保持良好,巴西本已创记录的大豆产量再度被上调,现有的全球大豆供给非常庞大。如果下一季度美豆再获丰收,则市场的供给压力难以想象。目前根据经纪商INTL FCStone公司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今年春季美国农户将播种8730万英亩大豆,这将是创纪录的水平,高于去年的8340万英亩。作为对比,上周美国经纪商和研究机构——艾伦代尔公司(Allendale)对农户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美国农户可能种植约8882.5万英亩大豆,比上年增加6.5%。美国农业部上月曾预计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800万英亩。
根据3月农业部供需报告更新显示了全球期终库存创新高,达8282万吨,高于2月预期的8038万吨。巴西大豆产量估计为创纪录的1.08亿吨,高于2月的1.04亿吨。
二、市场行情分析:
1、历史上USDA报告后大豆走势
下图显示了USDA过去16年间报告后当日、一周、一个月内大豆的走势情况,在报告当天16年间有8年下跌,8年上涨,下跌概率为50%,报告后一周内也有6年下跌,10年上涨,下跌概率为37.5%。而在过去三年中,USDA报告并没有出现多少意外,市场价格走势也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
图2.1:3月大豆种植意向报告后的价格变化
资料来源:CME
2、现阶段行情走势:
鉴于今年大量生产者种植面积的预期,新作物前景已经看跌。我们通过下图豆粕M1705主力合约近100日的走势,可以发现现阶段市场价格可以说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的预期情况。因此,笔者预计在本次USDA报告日豆粕价格可能会有小幅度的下跌,而后几日有所修复,整体价格变动范围并不会太大。
图2.2:豆粕M1705主力合约近100日走势
资料来源:wind
三、我们建议的策略:
1、策略选择:
一般来说,事件发生前隐含波动率就会呈现上升态势,在事件发生时会达到一个巅峰状态,事件发生后则会得到一定的修复。本次USDA报告后,国内会迎来4天的清明小长假,USDA报告对价格和隐含波动率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修复和滞后。因此,笔者建议考虑CBOT运行两个交易日降温后的市场情况,在3月31日上市当天收盘前做修复策略,在隐含波动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做空波动率,即卖出宽跨式策略,并保持Delta为-100,这里考虑保留一定的Delta负值来应对小幅度下跌所带来的收益。
构建策略如下:
A : 卖出100手M1709P2550
B : 卖出100手M1709C2950
2、建仓成本:
由于USDA报告期渐进,市场预期的不断上升,M1709期权合约的隐含波动率一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笔者假设M1709在2017年3月31日收盘价为2807元/吨,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可能为18%或25%,对此我们进行了分别的演算。
利用BS模型分别测算卖出M1709P2550和M1709C2950跨式策略的建仓成本。
表3.1:卖出跨式组合成本测算:
资料来源:南华研究
3、策略收益测算:
利用期权构建策略最大的优势在于即使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通过隐含波动率的下降依然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笔者建议此策略在4月5日清明后第一个交易日进行平仓,而该策略的目标预期隐含波动率下降为3%左右。
笔者在这里对比了在标的资产价格变化过程中,如果隐含波动率不变和隐含波动率不同程度下降所带来的收益的变化。
情形一:隐含波动率保持不变:
表3.2:隐含波动率为18%,且隐含波动率保持不变时的收益率测算
资料来源:南华研究
表3.3:隐含波动率为25%,且隐含波动率保持不变时的收益率测算
资料来源:南华研究
以上两图展示了,如果在4月5日收盘时隐含波动率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几乎不动能带来最大盈利大约在1.6%-2%之间。
情形二:隐含波动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时:
表3.4:初始隐含波动率为18%的收益率测算:
资料来源:南华研究
表3.5:初始隐含波动率为25%的收益率测算:
资料来源:南华研究
通过测算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同样的价格变动幅度,每下降3%隐含波动率可以额外带来7%以上的投资收益,隐含波动率下降带来丰厚收益,符合我们构建此策略的目的。这个策略的最大风险在于大幅度上涨或下跌,但笔者认为市场对其风险已在前期大幅度释放,利空出尽即是利好,期货投资价格哪怕下跌空间仍然有限。
作者:期货海
来源:期货日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