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5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投资,期货商品
1、 玉米期货投资价格走势
2、玉米动态
发改委组织召开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和收购工作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3月2日,经贸司组织召开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和收购工作协调机制工作会议,分析东北地区玉米市场购销情况,部署做好“两会”期间及下一步玉米收购工作,研究启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结评估工作。中央农办、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铁路总公司、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等20个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和委内运行局、农经司、产业司、价格司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李克强: 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7年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
玉米 期现联袂拉升行情难以为继
饲料企业的玉米库存可以满足生产需求,规模小的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在10—20天,大型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在40—50天,所以饲料企业有足够“底气”选择冷眼旁观本轮玉米价格涨势,等待价格回落再入场采购。
各方“追涨”抢粮 东北玉米粮源“趋紧”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步上涨,市场主体积极收购抢粮,乍暖还寒的早春,国内玉米贸易市场却热了起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东北产区玉米价格阶段性提振,在集体追涨的市场行情下,多元主体纷纷入市抢粮,被笃定粮源充足的东北玉米产区,则在业内引发粮源趋紧的感慨。
玉米期价回落 现货调整压力加大
北方港口玉米库存逼近历史高位,且华北玉米购销陆续恢复,销区采购谨慎叠加饲料需求季节性淡季,玉米价格拉升行情难以持续。随着玉米期货市场近几日出现持续回落,3月中下旬现货市场调整压力加大。
临储库存消化力度是玉米涨跌关键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正处在传统的青黄不接时期,按照正常的市场供求情况分析,玉米价格易涨难跌,但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当前是东北地区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取消后的第一个传统的青黄不接时期,那么分析玉米价格涨跌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
玉米高库存是把双刃剑
玉米库存过高,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但也为我国农业发展由单纯注重数量增长,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提供了难得的红利和契机。
玉米市场迎来政策红利
近日,玉米市场迎来政策红利。3月21日,吉林省财政厅、省畜牧局和省粮食局共同印发了《吉林省饲料加工企业省财政补贴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前期省内未被纳入年产量5万吨以上饲料企业补贴范围、年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收购加工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每吨给予120元补贴。“根据卓创资讯的监测,目前吉林地区深加工及饲料企业二等玉米折标收购价格在1380~1430元/吨,为获得相关补贴,厂家普遍积极收购,准备6月底前加工的玉米库存。本次对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的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产区自我消化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贸易商对后市玉米价格的信心。但卓创资讯提醒业者,国内玉米需求不旺,对后市玉米价格不宜盲目乐观,随行出货,确保收益最大化。”卓创资讯分析师陈庆庆表示。
国家发改委:农产品无效供给短板凸显 借玉米深加工指明路
3月28日,第十四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高级研讨会在京召开,原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研究员方言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存在许多无效供给,粮食库存高达2000亿斤,但每年还要从外国进口同等分量的粮食,这说明我国有许多农产品都不属于“有效供给”,未来要以体制改革和创新为根本目的,改变现在过度依赖资源、能耗和数量的现状,向提高质量转变。对此,相关专家建议,要想减少无效供给,还需通过玉米深加工扩大有效供给,引导企业合理生产。
东北地区新产玉米累计收购9261万吨
国家粮食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期货投资截至3月2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新产玉米9261万吨,较截止3月20日的收购量增加235万吨,低于上5日的新增收购量326万吨。其中:内蒙古累计收购1408万吨,辽宁累计收购2010万吨,吉林累计收购2714万吨,黑龙江累计收购3128万吨。
作者:期货海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