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5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投资,期货商品
1、 玉米期货投资价格走势
2、玉米动态
玉米产业加速燃料化
面对2016年玉米价格的连跌不止与环境污染治理的越发重要,我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始积极探寻生物燃料乙醇为产业带来的机遇。
优化玉米产业格局 “好棋”正在巧妙“落子”
吉林省公主岭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素有“中国黄金玉米带第一城”美誉。在市场化大背景下,一个玉米优势产区,如何应对粮价下降,如何保障农民稳产增收……公主岭立足优质玉米产区定位,衔接玉米供需两侧,一步步从粮食生产内部进行结构调整的“好棋”正在巧妙“落子”。
玉米购销渐收尾 价格调整幅度小
当前,玉米现货市场购销收尾,然中远期现货趋弱环境下,市场主体心态及价格走势出现小幅调转苗头。春节后优质粮源需求或拉动现货底部抬升,之后整体呈稳中行进态势。当前广东港国产玉米成交价已跌破1600元/吨,较2016年11月中旬成交高点下调460元/吨左右,2017年1月初进口玉米到港完税成本与国产玉米成交价的价差近年来首次转正。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积极效应逐步显现
2016年国家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新机制,目前这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效应逐步显现。
鸡年玉米市场开局良好
虽然春节前市场流传的南方饲企补贴暂时落空,但与2016年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发布玉米定向销售利空消息不同,2017开年东北饲企补贴传闻叠加一号文件政策频送暖风,玉米市场为之一震。
大豆、玉米价格现跷跷板 种植结构优化需调整补贴政策
春节过后,又一轮涨价潮扑面而来,提价成为了上市公司修复盈利的利器。其中,药材、白酒、调味品、手机等消费品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纷纷涨价。此外,化工产品、大宗商品、农产品也迎来一片涨势。此轮涨价,刚需类的产品波动较大,可选产品的传导影响相对较小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快速上升,成为这些公司提价的直接原因;此外,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升级加速,对提价的消化能力大大增强。
多种因素支撑东北玉米价格筑底
春节刚过,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马上恢复了玉米收购,看似国内玉米弱势开局,行情依旧。不过,随着近期诸多利好信息不断涌现,多种因素支撑东北玉米价格呈现筑底迹象。如何看待玉米市场近期出现的稳中震荡格局呢?政策“暖”了玉米价格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仅再度聚焦“三农”,而且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据此,积极稳妥地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已成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也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之变化、顺应由量到质的改变、坚持质量兴农的重要一环。
李克强: 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7年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
玉米期货市场将成定价中心
玉米期货自2004年9月上市至今,已运行12年多。期间,玉米现货市场经过多次改革,在2016年玉米市场开始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后,玉米期货持仓量大幅增长,目前已成为我国持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玉米期货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更好地发挥功能,服务产业发展。
玉米价格下调 饲料企业迎春天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我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的这些年中,玉米临储提价高达50%,尤其是2010年以来,年均提价达10%。这也使得饲料企业收购成本居高不下,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粮食加工产业整体发展陷入困境。
发改委:继续深化玉米等收储制度改革
据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2017年国家将坚持市场定价、期货投资价补分离、主体多元的改革方向,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实施和完善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同时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国家粮食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新产玉米9261万吨,较截止3月20日的收购量增加235万吨,低于上5日的新增收购量326万吨。其中:内蒙古累计收购1408万吨,辽宁累计收购2010万吨,吉林累计收购2714万吨,黑龙江累计收购3128万吨。
作者:期货海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