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海-中国期货投资第一门户

南方阴雨连绵 期货投资油菜生产困局重重

发布时间:2017-04-07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投资,期货商品,投资理财

  3月份,我国正式进入春季升温模式,春播工作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期货投资油菜也进入苗情转化升级关键期,这个时期的油菜作物对于温度和水分都较敏感。但对水分敏感的南方油菜种植区恰恰经历了连绵阴雨,一些油菜种植区处于土壤长期过湿、阴雨寡照的天气模式,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提升了油菜菌核病发生的风险,对油菜抽薹开花授粉极为不利,尤其是不少地区的油菜在2月时曾遭遇了寒潮降温天气的摧残。

  持续阴雨威胁菜籽单产前景

  我国南方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在92%~93%,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长江流域油菜籽主产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等省区,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重的50%~60%,其中湖北省是我国最大的油菜籽生产省,播种面积及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二是西南油菜籽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20%~30%,包括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而今年3月份,这些主产区中的湖南、江西、贵州、广西多地降水日数达20~25天,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多1~4倍,日照时数偏少三至八成,过量降水导致土壤饱和,局地出现河水上涨淹没农作物险情。油菜根部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之中,影响油菜根部对氧气的吸收,大大增加了出现坏株和死株的可能性,也利于喜湿性作物病虫害发生蔓延。

  不仅如此,3月13日~15日,我国黄河下游以南大部地区“倒春寒”来袭,风雨中华南气温断崖式下跌,降幅达8℃~16℃,长江中下游大部产区低温不足10℃,局部低至5℃。通常情况下,油菜在抽薹开花期的适宜温度在10℃~16℃,且油菜抽薹后其抗冻能力明显下降,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开花明显减少,5℃以下一般不开花,正在开花的花朵会大量脱落,幼薹也变黄脱落。而长江中下游低温降到5~10℃的气温区间,使花期油菜植株抗逆性降低,利于病菌侵染。

  从3月中旬中华粮网长势遥感监测来看,我国作物长势与2016年相比整体呈“北优南劣”格局,北方产区大部作物长势良好,而南方持续阴雨天气对作物长势的不利影响凸显,大部产区作物长势差于去年,其中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受影响范围和程度较大,湖北、江西、云南、安徽、江苏作物长势尚好,但也有一定比例长势差劣,威胁油菜籽单产前景。

  连续降雨不但会降低菜籽的单产水平,对菜籽的整体质量也有较大影响。2016年国产菜籽之所以质量下降,就是因为2016年 春季阴雨天气较多,油菜日照时间较短,导致油菜籽水分较大,极易发霉变质,不利于长期保存,同时含油率较往年也要低1~2百分点。所以,2017年油菜籽在持续降水天气的威胁下,含油率也面临潜在下滑风险。

  新季油菜种植预期继续萎缩

  数据显示,国内新季油菜种植面积可能出现大幅下滑。根据农业部油料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针对油菜籽主产区的监测,2016年全国秋播油菜面积预计较上年减少5%,至675万公顷,除四川、湖北种植面积稳中略增外(增幅分别为0.4%和1.4%),安徽、江苏等其他主产区种植面积均不同规模缩减。种植收益处于竞地劣势仍是油菜籽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农户在前期低价位出售菜籽,种植效益偏低,种植意愿仍未恢复,预计在未来几年也难有大的提高。

  国内菜籽油长期仍供不应求

  总体来看,我国油菜单产和总产都有不利因素困扰,这将从供应端支撑菜籽价格。需求方面,中西部地区是菜籽油的消费重地,特别是农民习惯吃浓香型菜籽油,消费习惯相对固化,在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加速推进背景下,食用植物油需求将继续增加。有机构预计,近两年国内菜油年需求量可能在500万吨左右,未来若没有拍卖菜油补充市场所需,则国内菜油供应将更多依赖国产菜籽压榨和进口菜籽压榨以及直接进口菜油,仅国内菜籽压榨恐难以满足国内需求,菜油的进口依存度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目前距新菜籽上市还有1个月左右,收割期天气状况对菜籽的质量和产量也有较大影响,最终情况仍需持续观察。在气候变暖的形势下,全球气温屡创新高,国际气象机构普遍预计,今年可能出现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或导致我国南方在油菜成熟期出现雨涝灾害,收获期天气风险不容小觑。目前新季油菜尚处于开花授粉期,市场交投仍然清淡,菜油价格弱势运行,期货投资市场上主要还是销售进口菜油。

作者:期货海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