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海-中国期货投资第一门户

普惠金融是否是国有银行的下一步棋

发布时间:2017-06-13 来源:腾讯证券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投资,期货商品,期货开户,期货入门

  普惠金融作为一项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尝试。谁是普惠金融的服务主体,普惠金融之路该怎么走,期货商品国有银行应担负普惠金融何种角色?

  什么是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的概念。其含义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从定义不难看出,普惠金融的定位是满足所有社会群体的金融需求。其核心要素有两点:一个是“普”,即普遍享有;一个是“惠”,即惠及民生。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也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微型企业都在普惠金融的服务之列。

  普惠金融关注的重点人群有四类:一是城市低收入群体;二是特殊群体(老弱病残等);三是小微企业;四是农村人群等。其中解决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公平、合理、普遍享有金融服务的权力,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一项核心命题。

  普惠金融 别全指望民间资本

  解决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靠纯商业化的民间资本运作,无异于饮鸩止渴。发展普惠金融把“宝”押在民间资本,路子很可能会“走偏”。近年来,我国民营资本的逐步放开,远未达到普惠金融的初衷。

  第一,互联网金融不等于普惠金融。业内有一种认识:似乎互联网金融就是普惠金融。其实,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充其量也只是一种业态。互联网加上“金融”二字,就真的“普惠”了吗?非也。互联网提供给人们生活便利(金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的同时,并未实际改善城乡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金融需求。

  第二,民间资本不可能“普渡众生”。 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普惠金融的局限性:首先,民间资本没有统筹社会资源的能力;其次,民间资本不具备金融专业能力,不可能提供比银行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再次,民间资本缺乏社会责任,不会提供公平、合理的金融服务,高价金融对弱势人群来说,只能是雪上加霜;最重要一条,民间资本缺乏充足资本与风控能力,无法持续提供安全的金融服务。

  第三,民间资本跳不起“光杆舞” 。仅靠民间资本的市场化运作,很难收到成效。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提升金融工具使用效率,扩大小微企业和农户申贷款获得率,需要在人、财、物诸多方面,付出交易成本。 从民间资本实力看,不可能满足低收入群体、三农、小微企业这些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 国有银行应扛起大旗?

  可以说,普惠金融的发展方面,国有银行应勇挑重担,扛起大旗,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第一,建立经营机制,明确主体责任。普惠金融做为一项民生工程,监管部门实施普惠金融监督落实,保险机构加快涉农、小微保证产品研发,商业银行承担小微企业、三农金融及低收入人群的主体金融服务责任。

  第二,突出金融特色,强化功能定位。普惠金融涉及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加强同业合作,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大型银行立足城乡,加快建设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系,致力小额农贷;城商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也应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第三,整合经营资源,加强产品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应用“活”各路资源。

  第四,推广普惠金融,开展全民教育,需要从城乡抓起,普及金融知识,期货商品推广金融理念。像办职工夜校,开扫盲班一样,抓好国民金融素质教育。

作者:期货海

来源:腾讯证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