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海-中国期货投资第一门户

A股低迷是期货投资者预期出问题

发布时间:2018-10-18 来源:新浪财经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投资,期货商品,期货开户,期货入门

股票市场的基础是投资者信心,中国股票市场更是如此。2018年以来,A股持续调整,归根到底还是广大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偏谨慎,而事实上,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三季报等财务报表并不难看,甚至不乏亮点。换言之,上市公司的业绩没出现问题,期货投资者的预期出了问题。

对于监管机构,单纯依靠舆论引导显然不能快速收聚人心,必须要用机制创新和制度性建设,有效提升壳资源的流动、提升蓝筹股的流动性溢价,吸引更加多元化的投资者进场。

激活A股市场别总是指望宏观政策

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投资者,都不应该在宏观层面期待更多的利好。虽然A股市场国际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点,但是外围因素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这对A股市场实质性影响并不大,进口替代业务潜力反而会创造很多上市公司的机会,但是各类悲观的经济预期对于股市投资者的预期影响却很大。

国内的货币政策空间有限。我不同意很多经济学家所谓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失灵”的论调,但是现阶段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对A股估值的影响确实有限,最近一次A股市场对央行降准的反应,就是最好的例证。原因也不复杂,中央持续、坚定执行金融脱虚入实的去杠杆政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A股的投资者习惯,长期利好、短期利空,尤其是对那些中小市值题材股是重大利空——创业板跌幅明显大于主板,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激活A股市场,宏观政策的空间有限,性价比太差,只能从市场机制建设上想办法。现在最急需解决的是引入多样化的资本,加快那些“壳资源”的破产重组力度。创业板近期很多股票交投十分清淡,既是这些股票不景气的结果,也是不景气的原因。证监会应该鼓励于上市公司壳资源交易,让更多投资银行有动力进入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的业务。

恢复“T+0”将有效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巨型、蓝筹股票,是中国经济状况的“晴雨表”。但是,现在日均交易量和换手率也很低,这需要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特别是A股纳入MSCI(明晟指数)之后,诸如国际性保险资金并没有大规模建仓,这要求A股的交易制度与国际接轨。例如尽快将国际成熟股票市场通用的“T+0”制度恢复,在不增加金融整体杠杆率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股票市场的流通性、活跃程度和交易量,这将会产生明显的资金放大效应。

恢复“T+0”交易制度,将有效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尤其是境内外的机构投资者,其有限的资金不用商业银行“放杠杆”,就可以多次交易、反复买卖。而且,“T+0”交易制度也将优化交易结构——让中小投资者更关注那些市值大、有业绩基础的股票,进而减少散户的投资风险,降低其被“割韭菜”的概率。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国际市场通行的AI(人工智能)技术,会在A股找到用武之地——通过程序化的短线交易,提高机构资金参与股市的信心。“T+0”制度将有效联通股票现货市场与股票衍生品市场——通过降低股指期货市场的投机色彩,让更多机构用“T+0”和股指期货作为避险工具,追求长期稳定收益。

作为长期看好A股的投资者,当前指数低迷应该倒逼制度建设创新——“T+0”制度建设为代表的A股市场国际化趋势,是从根本上解决A股定价机制的有效路径。从长远上看,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市场“长熊短牛”的根本特征,必须辅以有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包括国际通行的转板制度,让区域股权市场和新三板的优质企业进入普通投资者的标的范畴,最终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质量。

最近我对包括新疆、湖南、河南、陕西等中西部省份的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的企业财务规范、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消费细分,期货投资具备了在创业板、甚至是主板上市的利润规模。但是,现阶段还没有绿色通道让这些企业登陆主板,无法让这些有活力的企业置换那些资本市场上的“僵尸”公司。这恐怕是要各级下大决心才能顺利推动。

作者:期货海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