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A股期现货指数反弹夭折,6月初在短暂反弹后再度回落。股票市场成交低迷,热点匮乏,主要指数技术形态非常不乐观,期货交易市场悲观氛围浓厚。后期走势,尤其6月份的行情走势,依然不容乐观,不过大跌概率不大,主要以宽幅振荡为主。 更多
近期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韧性十足。考虑到当前市场处于2017年以来的低位水平,市场做空动力不足,但是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债务违约风险并未消除,市场做多情绪无法得到有效提振,低位盘整或是常态,短线建议波段操作。 更多
新兴期货商品市场国家的发展势头较为快速,但是经济体量有限,总体对外依存度较高,大多为外向型经济体,对美国的货币紧缩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缩的冲击没有抵抗力,阿根廷和泰国都是历史上受到严重冲击的典型。 更多
首先,从公开市场操作来看,6月将有9200亿元逆回购以及4980亿元MLF陆续到期,均为全年单月到期规模较大值,预计央行仍将延续“削峰填谷”来呵护流动性。4月央行决定定向降准并部分置换MLF,在随后5月到期的3925亿元MLF中,有2365亿元通过降准提前偿还 更多
周四沪指冲高回落,收跌0.18%,报3109.5点,结束三连阳,成交量较前一期货入门交易日有所放大。截至收盘,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17%、0.11%和-0.63%,对应期指主力合约涨跌幅分别为-0.09%、0.27%、-0.43%。 更多
进入6月初,随着资金需求高峰结束,期货投资短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呈现下降的态势,远期利率有所上升。截至6月6日,Shibor隔夜、1周、2周期利率分别收于2.5620%、2.7920%、3.6890%,较上周三分别下降32.2、10.3、4个基点。 更多
期货投资基本面对于债市的支撑短期有限,但是中长期支撑将逐渐显现。近期央行降准可能性降低,但后期降准仍值得期待。操作上,建议T1809合约可在94—94.5区间逢低做多。 更多
在全球金融期货商品市场中,衍生品作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期权,作为全球最活跃的衍生品之一,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资产配置和产品创新等领域。其市场价值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目前与期货一起,被视为全球衍生品市场的两大基石。 更多
上证50和中证5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21%、-0.55%、-0.08%,对应股指期货当月合约涨跌幅分别为0.02%、-0.29%、-0.08%,对应贴水为13.8点、14.6点,8.7点。IF和IH的基差小幅改善,IC持平,期货开户市场情绪相对稳定。 更多
大体来看,如果未来有关金融业的清理整顿以期货入门市场秩序为大目标,则中国证券市场有机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顺利在新的动能区间获取发展机会,否则这次的证券市场发展机遇期将与以往一样,同样付之东流,一闪而过。 更多
目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41倍,还是较高的,市盈率超过50倍以上个股占比超过五成。美国纳斯达克30倍市盈率都是高位,期货交易投资者心里都惴惴不安。退一步来,高估值对应高成长可以理解,但如果高估值对应低成长,上涨的动力来自何方?现在是金融去杠杆,资产挤泡沫的时期,流动性溢价成为过去式 更多
日前,央行发布公告称,央行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央行此举能否解读为“放水”引发市场热议。从公告中看,此次新增的担保品主要包括:一是不低于AA级的小微、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 更多
总体来讲,中国经济2018年将整体趋稳,且期货商品整体经济波动的幅度降低,使得趋势性机会比较少,资本市场更多来自于结构性的机会。今后对外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对内监管力度也将继续加强。 更多
经历了5月中下旬大幅回撤之后,期货入门市场安全边际提高,指数间波动将趋于一致。对于股指期货操作来看,建议仍以IF指数合约为重点操作对象,对于现货指数,建议均衡配置价值和成长板块。 更多
市场五涨三跌,期货交易短期利率波动较大,中长期利率窄幅波动,整体相对于上周同期变化不大,表明资金市场资金供求相对平衡。代表性利率的7天Shibor下跌7.90个基点至2.8180%,环比上周同期小幅上涨。 更多
当前期货投资市场整体环境依然偏弱,但资金面稳定,短期内债市违约导致风险加大的可能性较低。虽然期指短期将企稳,但并未出现下行趋势扭转的信号。 更多
国债期货商品收跌,10年期债主力合约T1809跌0.22%,5年期债主力合约TF1809跌0.14%。银行间现券收益率走高,10年期国开活跃券180205收益率上行3.43bp报4.45%,10年期国债活跃券180011收益率上行2.99bp报3.65%。 更多
IC相对滞涨,涨幅仅为0.51%。期货开户基差方面,与上周五相比,IC贴水幅度有所收窄,IF及IH贴水幅度双双加深。截至收盘,IF、IH及IC主力合约分别贴水21.6、18.4和12.2点。 更多
且领涨行业偏向防御属性的大众消费,部分期货入门投资者担忧“股债双杀”。参考历史上3段企业债券违约的高峰及对应信用利差走阔的时段,期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股债联动”,表现在股市受到信用风险传导的影响“由涨转跌”。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