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股指期货商品依然走出了分化走势。IH及IF主力合约收阳,IC主力合约下跌1.88%。虽然A股仍延续低估值龙马行情,但银行、地产、石化、钢铁等强周期品种成为此次行情的中流砥柱。 更多
盘面上,互联网金融概念爆发,传媒盘中异动,钢铁期货入门冲高回落,人工智能概念崛起,次新股集体跳水,海航系个股集体大跌,金融、地产板块表现不振,遏制指数走势。 更多
十年期国债170025收益率上行至3.96%,十年期国开170215上行至5.06%,较去年12月下旬的高点分别上行10bp与27bp。未来,在监管细则陆续出台、经济韧性较强、通胀预期继续抬升的情况下,期货投资期债短期将继续寻底,T1803合约下方关注91元一线支撑。 更多
1月份以来,股指不断上涨,特别是沪指,在地产、银行、券商板块轮动带动下直线上涨。截至1月19日,沪指已经突破2017年的高位,而深成指表现远不如上证指数强势,期货入门市场二八分化走势明显。 更多
2018年过去3周了,A股整体表现良好,结构分化仍明显。最近1-2周,很多期货投资者的感受是市场又是冰火两重天,结构的分化跟17年很像。本文结合近期市场特表现,再对比分析一下18年相比17年的同与不同。 更多
首先,年初大概两周多时间市场又偏执的演绎了过去一年半“大象起舞”的风格,而一些200亿左右市值的中盘股,即使有业绩,且业绩兑现概率比较高,不依靠外延的股票在这样的风格下也在持续被抛售,跌了不少,这种偏执的市场风格已经到了比较极端的地步,换个角度来说,期货商品市场对于成长股的悲观程度又更进了一步。 更多
近期期货开户市场的一大新闻就是股票型基金热卖。去年年底,某基金公司发行一个限额为30亿元的股票型基金,结果没多久申购量就超过了上限,不得已实行比例配售。 更多
周四沪指振荡走高,收涨0.87%报3474.75点,再创两年来新高,上证50指数连涨15日站上3100点。期货入门截至收盘,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指数全线上涨,涨幅分别为0.55%、0.99%和0.31%,对应期指当月合约涨幅分别为0.66%、1.14%、0.23%。 更多
1月以来,国债市场再度经历了较大幅度下行。截至昨日,国内期债期货入门市场价格已经跌破去年11月中旬的阶段性低点。我们认为,对于期债价格不宜过度悲观。从中长期来看,收益率区间整体上移的基调相对确定,阶段性情绪变化是后期价格演绎的关键。 更多
货币政策放水一直被期货投资市场诟病,一般将物价上涨和房价飞涨都直接归结于此,有研究发现,信用创造过去二三十年里大幅膨胀,至少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在过去15年翻了10倍。 更多
在“11连阳”之后,上证指数1月18日再创近两年来的新高,收于3474.75点。最近1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幅已超过6%,期货商品牛市的味道似乎已越来越浓……经历了两年的时间后,沪指基本已走出了2016年初“熔断”后的阴影,与2016年1月4日首次熔断前的点位相比,仅相差1.85%。 更多
2018年以来,沪深两市持续分化,上证指数上涨5.07%,昨日创下本轮新高3476.55点。与之相对,创业板指数振荡下跌,一度跌破1700点。以银行、保险等大蓝筹为主的上证5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8.60%,期货开户成为指数上行的主要驱动力。 更多
从均线指标上分析,均线呈现多头排列,短期均线加速上行;从布林通道上分析,开口放大,中轨和上轨继续向上,期货入门价格贴着上轨上攻,走势较强;MACD在“金叉”之上运行,量能放大,表明市场向上动力较强,调整的可能性较小。 更多
受监管力度升级以及利率反弹的影响,国债期货新年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技术上来看,国债期货反弹至60日均线后受阻,期货投资整体的跌势仍将延续。 更多
1月2日恒生指数突破30000点,截止1月15日已达31338点,再创新高。期货商品近期推动的同股不同权制度改革和H股全流通引发关注,这会为港股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 更多
去年12月,CPI同比上涨1.8%,较前一月上升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较前一月上升0.3个百分点。CPI回升主要受到食品期货开户价格上涨的影响,食品环比上涨1.1%,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 更多
乐视做出回应公司股票将在近期复牌的传闻为实,并用了“很快”这一措辞回应。不过,关于网上流传的公司将在未来两周内复牌,以及公告后不会立即复牌等信息,该人士未予肯定。 更多
期货投资债市调整步伐仍未终结。不仅现券收益率持续走高,截至16日收盘,10年期国债主力合约T1803收报91.970元,逼近前低。监管趋严和去杠杆力度加强成为市场的明显特征。 更多
黑龙江是我国的“大豆之乡”,凭借肥沃的黑土地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黑龙江大豆颗粒饱满,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作为与期货交易市场结缘较早的老牌国有企业,近年来,九三集团除继续将期货市场纳入自身油脂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战略环节外 更多
年初以来,期债走势较为疲弱,目前来看面临的利空因素比较明确,包括:1.国外在经济复苏下通胀预期升温,期货入门货币政策逐渐调整,债券收益率明显上行;2.部分城市房地产限购出现放松迹象,经济韧性超预期 更多
热点排行